蚊母树-植物科普

 

百科

学名:Distylium racemosum Siebold & Zucc.

中文名:蚊母树

分类:

  • 被子植物门
    • 木兰纲
      • 虎耳草目
        • 金缕梅科
          • 蚊母树属

分布地: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海南

识别特征:

常绿灌木或中乔木,嫩枝有鳞垢,老枝秃净,干后暗褐色;芽体裸露无鳞状苞片,被鳞垢。

叶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1.5-3.5厘米,先端钝或略尖,基部阔楔形,上面深绿色,发亮,下面初时有鳞垢,以后变秃净,侧脉5-6对,在上面不明显,在下面稍突起,网脉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,边缘无锯齿;叶柄长5-10毫米,略有鳞垢。

托叶细小,早落。总状花序长约2厘米,花序轴无毛,总苞2-3片,卵形,有鳞垢;苞片披针形,长3毫米,花雌雄同在一个花序上,雌花位于花序的顶端;萼筒短,萼齿大小不相等,被鳞垢;雄蕊5-6个,花丝长约2毫米,花药长3.5毫米,红色;子房有星状绒毛,花柱长6-7毫米。

蒴果卵圆形,长1-1.3厘米,先端尖,外面有褐色星状绒毛,上半部两片裂开,每片2浅裂,不具宿存萼筒,果梗短,长不及2毫米。种子卵圆形,长4-5毫米,深褐色、发亮,种脐白色。

记录

▲叶片(带虫瘿)

▲植株

时间:2023年4月13日星期四

地点:东一、二教学楼之间夹道

特点:叶片上有红色球状突起

文化

蚊母树是优秀的观赏植物,常作为绿化植株被引入城市。其叶面上寄生的虫瘿为其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价值。 虫瘿又叫虫瘤,跟肿瘤类似,虫瘤是植物组织不正常的增生,而其诱因主要是昆虫的刺激。

蚊母树的虫瘿有两种,一种分布在树枝上,一种分布在叶片上;一种像叶片长了青春痘,另一种为球形,像个干枯的果实。;每年1月中旬左右,蚜虫会在蚊母叶芽基部产卵,待三月叶片展出时 孵化,蚊母新胸蚜干母蚜从叶背刺伤母树叶片,使被害部位逐渐膨大形成泡状虫瘿。他们就开始在虫瘿里吸食叶片的营养,繁殖后代。每个囊子内至少有20只幼蚜

杭州新胸蚜于5月中旬破瘿而出后,需要迁移到白栎、槲栎等栎属植物上才能进入生活史的下一阶段。城市园林中极少栽植栎属植物,让小叶蚊母树长虫瘿的新胸蚜可能没办法在城里生活。